在国外接受教育回到中国,有时候觉得很难跟上中国的新闻。除了不认识中国的公众人物外,也发现有些新闻文章读起来不顺畅,找不到新闻重点。
当初以为是因为长年在国外,自己的中文退步了,后来察觉是因为中国的文章架构不是我所习惯的写法。我习惯看到文章在第一个段落就清楚陈述整篇的重点,后续内容围绕该重点做详细的展开说明。
文章架构逻辑
中文常见的辩证逻辑有:若 “A=B”,而 “B=C”,那么 “A=C”。例如,若维他命C有健康效益,柳橙汁的维他命C含量丰富,那么柳橙汁对健康有益。基本上,该逻辑对于简单的事物似乎是成立的,但遇到复杂的系统,涉及多个影响因素时,该逻辑就显得过于片面。
延续柳橙汁的例子,该论述仅考虑果汁的维他命C含量,并未讨论到柳橙汁的其他营养内容,更未提及柳橙汁高糖分的不健康因素。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许多上班族女性开始出现骨质疏松(A=B),被医生劝导要多喝牛奶以摄取钙质防止骨质持续流失(B=C),故在咖啡中添加了牛奶(A=C);但他们却疏忽了咖啡实为骨质疏松的罪魁祸首,而咖啡中所添加的牛奶不足以抵销咖啡的作用。这样的案例也显示,不是所有的论点都可以套用 “A=B”, “B=C”, “A=C” 的论证逻辑,而这样过分简化的论证给予的信息并不足够,反而会导致读者质疑作者的逻辑。
有层次的英文论文架构
美国大学的论文写作要求作者将整篇文章的研究前提或实验假设写入绪言。因为研究前提是整篇文章的立题基础;后续所有研究都是在预设前提的基础上展开。这也让读者在阅读文章时,可以调整自己的预期来更能接收作者的论述。
请想象绪言是整篇文章的基础,而接下来的段落是上层的墙壁、楼层,每一段有条有理的说明,衍生出下个论点,稳固地往上建构,直到可以汇整所有论点来做总结,并再次声明当初绪言所提出的前提。您也可以将该文章架构想象成一个历程,绪言点明目的地,后续段落是通往结论目的地的途径。
以文章主旨:“鼓励上班族女性多喝牛奶以防止骨质疏松”为例,绪言后,文章将展开骨质疏松的说明,包含骨质疏松的定义、症状及影响因素(例如牛奶、咖啡)。接下来,可提出减缓骨质流失的方法:因为咖啡会加重骨质的流失,建议减少咖啡的饮用;另建议增加牛奶的摄取,因为牛奶富含骨质的主要成分——钙。之后再补充说明:需摄取多少牛奶才可抵销多少咖啡、多少牛奶才能够补充先前已流失的骨质等。最后文章的结论是喝牛奶以防止骨质疏松的正确方法。
文章架构的重要性
未依循以上架构的文章,也就是绪言没有清楚声明前提的文章,可能会造成读者的困惑:“为什么会提到这个?最后的结论是什么?”
文章一开始是骨质疏松的介绍,然后描述上班族女性喝咖啡的盛行以及喝咖啡的习惯;到目前为此,文章内容还未切入主旨,因此读者会开始疑惑:“也许这篇文章形容的是咖啡店普及率与骨质疏松的关系呢!”
如果将 “A=B, B=C, A=C” 颠倒成为 “A=C”,那么“ A=B, B=C”效果又会如何呢?
“A=C” 一开始提出,满足了将前提写入绪言的要求,也让作者继续使用习惯的逻辑思维;但是这样的论点形式还是过分简单,无法完整呈现现实的灰阶。现实较常表现出 “A=B” 或 “A=B/D” 的状况。若坚持 “A=B, B=C, A=C” 的形式就必须忽略部分的讯息,论文的结论也因此会失去可靠性。
总结
一篇写得好的学术文章是要有目的性,必须事先揭示结论,读者才能如预期的理解研究每一步骤的意义何在。论文不是悬疑故事,不应该等到最后章节才揭晓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