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有人建议论文写作时,应设定写作目标,这样有助于提升写作效率。请问我应该设定怎样的目标?是要以时间作为目标标准,还是以字数或篇幅呢?
-某博士研究生
回答:
很多人对设定写作目标这个方法坚信不移。在具体作法上,有些人以时间为目标标准,即设定一个特定的写作时限,比方每天上午花30分钟写作,或每周抽三天,这三天各花两个钟头写作。而有些人则偏好以字数为写作目标标准,例如为每次写作设定固定目标字数,比方500字、1000字、2000字,未达到设定字数前,绝不停笔。
就我而言,这两种做法都不适用于我,因为我发现固定的时间或字数限定,常常会在写作进行到重要时刻时,干扰我的思路。相应的,我采用以段落的完成作为一次写作的结点。
今天我就以我自身的经验,来谈谈以段落为目标标准,如何提升写作效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尤其是那些正在着手写学位论文或期刊论文的学者。
一开始,我会先花点时间给论文设定一个初步的路线图-也就是大纲。接下来,我就开始搜集能派上用处的词句,比方说要引述的文句或一些琐碎的数据等。对于这些收集来的零碎资料,我会存成一个档案;我也常常在计算机桌面上、书桌上、地板上堆满我要用的书籍或打印的文件,并且翻到我要的页次。接着我会按设定的大纲,将这些资料穿插其中。
准备到这个阶段就可以开始动手写作了。我一定是先写引言部分,因为这个部分会给接下来的文章内容定调,决定论述的走向。引言完成后,我会回头去检讨路线图(即大纲),做必要的调整,然后估计一下要花多少个步骤来完成整个论述。
每一个步骤都是文章中的一个章节,也即一个段落。如此一来,就可以把要完成的段落和手头上的时间作搭配。假设说您正在写一本书,全书有好几章,每章7000字。如此,您写好第一章的引言之后,通常还要再写三到四个段落才能完成文章。
我个人的作法是一次写完一整个段落。虽然偶尔也会碰到需要分成两次才能写好的情形,不过大多数情况下,我一坐下就要写完一个段落。写完一个段落后,我会紧接着构思下一个段落的内容,并一边构思一边记下写作重点备忘,因为并不总有机会第二天能坐下来继续写。
这种段落式的写法,需要注意的地方在于段落间的转承启合。基本上写一个段落就是用文字把搜集到的数据拼凑在一起。这就好像在玩拼图填色,形体的轮廓拼好后,剩下就是用手边现成的色块把里面填满。也就是说,先把要说的内容写好、凑齐,然后加上一些字句把它们给结合成一整体。跟真正的拼画不同之处在于,如果一个段落写得不好,您大可以把它拆解重组,直到满意为止。
以段落为目标标准跟以字数或时间为目标标准大不相同。我人一直坐在计算机屏幕前,有时是在翻数据,有时是在复制贴上,当发现手边还少一些必要的资料时,我会停笔去找资料,或暂时跳过,将段落其他部分完成再说。每完成一个段落我会回头处理段落写作中留下的问题。
段落式写法会使作者产生成就感,尤其是把零碎的元素拼成一个整体的过程。我个人比较喜欢维持思路顺畅,所以花在构思新内容的时间比搜罗或塞入数据的时间多。通常在初稿阶段,我会避免花很多心思去编辑已经写好的部分。在论文修改阶段,我会进行反复的润色修稿。
一个段落的长短不定—通常在1000至2000字之间—基本上都会花掉我一整个上午的时间。
无可避免的,灵感会在非写作的时间涌现,我会把这些灵感先记录下来,或书写在信封的背面或记事本上,或记录于行动装置上,然后下次坐下来写作时优先处理这个部分。在这样做时,犹如进行头脑的暖机,让我对接下来要做什么更有概念。
我很喜欢这种段落式写法。这个方法效率奇高,用这个方法,我只需要两三天就能写好一篇电子报,有时甚至坐下来就一气呵成。
就我看来,段落式写法的秘诀在于一次只用专注于整个论述的其中一个步骤。写作当下,我脑中只有一个步骤,而不去烦恼这个步骤之前或之后的事。停笔的时刻就是写完这个段落的时刻。写下最后一个句点时,心中会满是成就感,因为知道自己又朝完成整篇文章迈进了一步。这个感觉很重要!
写作目标不一定只能以字数或时间为标准,您不妨试试段落式写法。又或者您有其他完全不一样的策略,可以跟我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