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人有幸受邀为研究生演讲,主题有关写作瓶颈(writer’s block),这是研究生在学术写作过程中,经常声称的写作障碍之一。
有人会把因思路受堵而造成的写作障碍,认为是写作瓶颈,觉得自己当下写不出东西,而试图采用不写作的方式来克服。人如果脚酸了,那么“不走路”可能是不错的解决方法;那么发觉自己写不出东西,“不写作”会是个好法子吗?答案通常是否定的。以我个人经验来看,选择不写作对于克服思路受堵几乎没有什么疗效。我并不是说人完全不需要休息,我们在工作以外的时间可以做很多事情来净空脑袋,放松思绪。但在专注工作的时候,最能直接解决思路受堵的办法便是多写。
人难免有写不出东西的时候,但如果心理暗示这是写作瓶颈,即认定写作障碍是出自一种心理障碍,而不是知识方面的问题,要想克服,只能通过减少写作过程中的构思活动。
虽然,我曾碰过某些研究生因对写作怀有非常负面的情绪,所以他们需要某些心理引导以及一套针对性的写作模式来帮助他们。但是大多数研究生写作障碍并非出自心理问题,而是因为写作者缺乏清晰的论文构想,或无法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亦或是在没有深入理解的情况下,直接将指导教授的建议写入论文中。
换句话说,他们并没有心理障碍,纯粹只是在知识层面上有所困惑,在表述复杂的研究内容时,这种困惑是一种常见现象。及时理清这种知识层面的困惑,无疑是化解写作障碍的有效策略。
有鉴于此,我建议不妨写下一些暂时性的“探索性”的文字,辅助理清一时的思路,例如独自思索时的独白(注意以不同字型体与正文区分):
“我很担心我写的这一段……和我在第xx页所说的不一致。为了找出答案,我必须重读第37页及其前后的段落,再决定怎样的编排最好。”
“我很担心我写的这一段……可能将因果关系弄颠倒了。为确保自己认同论点中的因果关系,需想出一个办法来标示出所有因果错置的地方”
“我很担心我写的这一段……可能让读者认为我的研究没有我说的那么重要。回顾一开始的重大论点,检视其是否受到目前思路方向的影响”
“我很担心我写的这一段……正是指导老师最受不了的内容。为此,需思考如何面对读者的潜在反应;如果读者感到恼怒不悦,我是否能承受?或是因此带来不同的思考方向?”
鉴于我以往的经验,突破写作障碍的关键在于:写作就是写作,如此而已。只要我们投入写作,便不可能会有写作瓶颈。持续写作是解决这些写作中构思困境的良方,即便只是书写给自己看的“探索性”文字,仍对我们有帮助。
总而言之,虽然写作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但我相信如果不将写作当成对抗写作障碍的主要策略,写作障碍一定不可能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