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我投稿的文章连续三次被期刊编辑直接拒稿,没能进入审稿阶段。我做错了什么吗?
—某大学博士生
回答:
如果我们将投稿至某期刊的过程想象成一场对话,那么有效的对话是投稿成功的重要保证。不幸的是,作为学者,我们经常只专注于论文写作及上传投稿,而忽略了同期刊对话的重要性。
加入对话
想象有一群陌生人正针对某议题进行着热烈的讨论,而站在外围的您非常想加入他们的讨论,您会怎么做?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安静听一阵子,了解参与讨论的人都有谁?以及讨论的核心是什么?接着,他们会谨慎介绍自己,并针对某一关键人物的论点,适度提出自己的想法。如果所提出的想法获得其他大部分人认可,新来者则可以更大胆发言,参与更深入的讨论。
过一阵子后,新来者渐渐融入了讨论圈,与讨论圈的其他人互动增多,甚至已逐渐成为圈中的关键人物,拥有了一定的影响力,这时的他们可以尝试导入新的讨论方向。
直接跳入对话中……
作为加入讨论圈的新人,最忌讳直接插入他人的讨论,或是打断别人的讨论。这种不按理出牌的作法,往往会引来别人的反感,甚至招致排挤:您哪位?怎么敢打断我们?您到底在说深么?您没发现您所讲的跟我们讨论的毫无关联吗?或是您没发现我们已经针对这个主题讨论许久且达成结论,而这个结论跟您所提出的完全相反吗?但或许也有非常少数人,对这样的外来者的发言感兴趣,认为他说出他们一直不敢说的话。
学术期刊是不断进行谈话的社群
学术期刊是不断进行学术谈话的社群。不幸的是,许多学者在投稿时似乎忘记了这点,而发生以下这种状况:
嗨,虽然您还不认识我,但请听听这个令人兴奋但完全无关的事情。我还没花时间去了解您们以前讨论过的,但我假设您们无论如何都十分渴望知道我所想要讲的。
经常看到一些学者投稿文章的主题与所投期刊的研究核心主轴,风马牛不相及。更糟的是,他们亦未尝试去解释为什么他们研究的主题会与这个期刊的读者有所关联。大多数的期刊编辑会认为这样的投稿是扰乱了原本的正常对话,而采取直接拒稿的措施。
您准备好了吗?十个好用的判断指标
在此列出十个实用征兆,符合这些征兆,代表您尚未准备好加入某期刊的对话:
- 您选择投稿某期刊,只是因为它的排名很高,而并非因为您熟悉该期刊。
- 您所引用的文献中没有一篇是该期刊的发表文章。话句话说,如果您找不到任何理由引用该期刊中的任何一篇文章,这可能代表您的研究主题与该期刊之间无法产生对话。
- 您可能有很好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没有引用投稿期刊的文章,但您也没有引用同个领域其他期刊的文章。我最近与国际商业研究期刊(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的审稿人聊到,他审阅到一篇文稿,当中所引用的文献没有任何一篇来自于相关的国际商业期刊。
- 最糟的情况是,您所投稿的稿件没有引用该领域的任何期刊。我在第三点所说的稿件事实上没有引用商业与管理领域的期刊。当然,我们都知道跨领域研究的重要,但您可以决定是否要说明不同领域之间的连结。
- 您的文献引用格式和内文格式并未遵照期刊的规定。虽然每次投稿到新的期刊,都要修改文章格式是件烦人的事,但大部分期刊编辑会说,如果您不愿意花些时间做格式编辑,那他们也不必费心认真看待您的文章。
- 您要投稿美国期刊,却使用了英式拼写,或使用美式拼写,却投稿至英国期刊。
- 您的稿件所使用的架构与该期刊中大部分文章的架构不同。例如,您的文章没有纳入“实践意涵(practical implications)”部分,但所投稿的期刊却是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主基调。
- 您撰写的文章可能为评论、后设分析、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文献回顾、实验研究等等,但您投稿的期刊却可能不曾刊登过这类研究,或仅会刊登某一特定类型的文章。
- 搜寻所要投稿的期刊时,输入您论文题目的关键词,却搜寻出不只一种期刊。
- 您在文章暗示自己是从事这项研究的“第一人”。但这可能只是您没有做好完整的文献探讨工作的假象。